拼音: qī niǔ bā wāi
解释: 形容不端正。
出处: 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正面是一排七扭八歪、表泥剥落的土房。”
拼音: qí xíng yì zhuàng
解释: 亦作“奇形怪状”。奇异的形状。
出处: 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须臾,见水族覆灭,奇形异状,或乘车马著赤衣者。”
拼音: wāi wāi xié xié
解释: 由震颤的状态所引起的不整齐,或属于颤抖的人或物的特征的状态
出处: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面前摊一本青格子,歪歪斜斜写着草体字的书,书旁边供着一个已出椟的木主。”
拼音: guǐ huà fú
解释: 符:符咒,符箓。好像鬼画的符咒,乱涂乱画
出处: 金·元好问《遗山文集·论诗30首》:“真书不入今人眼,儿辈从教鬼画符。”
* 端端正正的反义词有:七扭八歪,奇形异状,歪歪斜斜,鬼画符,端端正正[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]的解释:形式上、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,正正规规